天才一秒记住【翠微居】地址:cuiweiju.cc
州官事忙,难得省亲。
刘溪鸰没能等到舅舅的荣归故里,在伙伴们面前的耀武扬威计划自然也就泡了汤。
好在舅甥相逢并不遥远,只是新的离别不期而至。
在泰州这几年的日子不算难过,她逐渐喜爱上这里的一切。归锦书院坐落于山脚下,坐北朝南,前水后山。院子不大,不到二百丈见方,沿着院墙建有一圈连廊,里头却是五脏俱全,前有门厅耳房小厢房,后有还有精心布置的松竹花木和石山瀑布,一到春季便是香风习习。
最醒目的,便是那立于南边的二层小高楼,是他们读书学课的主楼,每日课时,学子莘莘,朗诵之声不绝如缕。
此楼起初没什么正经名字,直到延嘉年间,这里出了如沈舜、孟亿韦等一众官绅名流,归锦书院从此一鸣惊人,便名为“闻鸣楼”——那楼中间的三个大字写得煞是醒目,便是沈舜亲自题的。
有趣的是,任凭沈提学书法造诣如此精湛,但他这外甥女却真真是个油盐不进的,一来上学便给这楼换了个名。
她左看右看:“闻鸡楼?闻鸡起舞吗?”
……
书院山长许老先生手中的拐杖紧了又紧。许是看在沈提学的面子上,老头儿耐心纠正:“是闻鸣。”
但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好心了,一个个笑得四仰八叉,加上她一再将自己的名字写成水鸡,赵珏还笑话她这辈子跟“鸡”字过不去。于是四喜丸子勇夺书院年度笑话第一人。
闻鸣楼的二层是午休房,窗前一排美人靠可坐可卧,能看见院前的小湖。那湖水如镜,深不见底,传说清江支流形成的地下泉径流湖底,聚有龙气,因此每每清晨,湖面水雾蒸腾。夫子没来时,学子们都会聚在这里温书。
说是温书,只不过是玩乐或补眠罢了,唯有当值的师兄摇了锣,大家才三三两两的下楼,开启日复一日的诵读默写和练功。
许多年以后,此处成为了赏湖赏光赏日出日落的绝佳观景处时,人们一定不晓得,书院的著名门生刘溪鸰,字四喜,曾因迟到,在此处和赵大公子一块儿摔了个四仰八叉而二战成名。
她原以为可以在这到天荒地老。
哪知没几月,她便随母亲改嫁到了江宁邹府。
邹府的日子不仅不如泰州自在,不尴不尬的处境下还惹来了一堆难以言表的糟心事。过了半年,沈拂一看,好好的闺女就这么成天混着过大了,字没学几个,书没读几页,还蔫了吧唧的,当娘的终是着了急。
没法子,沈提学再度送佛,不,应该是接佛。来信说他督学蓟州三年,官学民学办得颇有声色,也算是给沈家扎下了根,现已将妻女接了来。若把外甥带在自己身边,不仅能和女儿作伴读书,还能让妻子洪氏好好教教规矩。
洪氏的洪是江西的洪,规矩才学自然都是拔尖的,在她的教导下,刘溪鸰的出路必不会比在邹府差。话既如此说,她终是踏上了投奔舅舅的路。
这一晃便又是多,各人的个中心酸暂且不舍按下不表,但沈提学还是一向靠得住,几年里,刘溪鸰果真被教养的很好。
如今的四喜丸子身上是再也不见半点神气凶悍。蓟州人都说,沈家这个表小姐行事做派落落大方,自有一番气度在身,不仅比那翩翩公子更能端得一附温和沉静的模样,还能里里外外帮衬舅母管理内宅,俨然已是半个闺秀。
洪氏眼瞧着刘溪鸰愈发规矩愈发拿得出手,自是不无得意:“好在接她过来的时候年纪小,若是再大些,怕就要染上那些不入流的野性子了,到时候可怎么好收场?她这辈子岂不是完了。”沈舜一笑,连道夫人教得好。
可沈舜夫妇二人若是真了解了她在泰州和江宁几番辗转时是怎生度日的,就不会以为这闺女天生就是好教养易服软的性子。
她和他们到底不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