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如此,当大顺军刚刚踏入这座城市时,他们做出了一系列荒谬而令人深感不安的举动。例如,刘宗敏向城中的百姓传令说道:“本将军前来抚慰尔等民众,无需惊恐慌乱。你们务必使用黄色纸张书写‘顺民’二字,并将其粘贴于额头之上,同时在家门口也要张贴,如此便可免杀身之祸。”百姓们听闻此言,纷纷手持香火跪地迎接。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上了“顺民”的字样。有些人家甚至还写下了“永昌元年”以及“顺天皇帝万岁”等字句。
这事儿就很不地道啊,老百姓在这乱世大混战里,能有啥错?就算有,那也是小错,怎么能让他们承担呢?怎么能戏弄老百姓呢?还让人家在脑门儿上写顺民俩字儿,这不是折腾人嘛!要是大顺军真一门心思为老百姓好,真心想帮老百姓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那就别麻烦老百姓。不仅不能学刘宗敏,让老百姓在额头粘顺民,门上也贴顺民,反而应该命令部下别进城,或者进城了也别给老百姓添麻烦,睡地上或者马路就行,吃住自己解决,或者干脆撤到城外,露营大自然,自己解决吃喝拉撒和治病。这样老百姓才会觉得大顺军丁点冒犯都没有,才会觉得大顺军是真为老百姓着想,才会觉得大顺军比明朝那些作威作福的官老爷和军队强百倍千倍呢!”张钢钢继续滔滔不绝地说着。
张钢钢为何此时竟敢侃侃而谈?只因他已让李岩说出了不该说的话。李岩已然承认大顺军入京后犯下诸多不当之举。既然基调已定,张钢钢便无需承担“侮辱”或“诽谤”大顺军之责,自可畅所欲言。且李岩向来开明,张钢钢不以为他会
这支童子兵的年龄大都在十五六岁。这些十五六岁的少年原本都是随军家属。军师宋献策向李自成提出建议:“吾王须用十五六岁者,名童子兵,攻城方能济事。”李自成考虑到这些少年热情高,比较单纯,好管理,就采纳了宋献策的建议。
这些童子兵并非是一支独立的军事单位,而是被巧妙地编入了各个营地和队伍之中。
据历史记载,在李自成的军队中,每个标营队有百名士兵,而左右前后营则有一百三十名。每个队伍中有五十名骑兵,而剩下的三十或四十名则是所谓的“厮养小儿”,即童子兵。每支队伍大约有一百人,但只有两人被选为精兵。这些精兵实际上是队伍的领导者,也就是队长,负责指挥整个队伍。所有的童子兵都要听从精兵的命令,并为其服务。因此,在很多史书中,童子兵也被称为精兵的“养子”或“小儿”。
李自成采用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童子兵在实际的战斗中得到锻炼,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够成为正式的士兵,并在战场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在平常情况下,这些童子兵并不直接参与前线的战斗,而是承担一些非战斗性的任务。例如,他们负责养马、保管武器、砍柴烧饭、站岗放哨以及进行宣传等工作。当时,明朝的凤阳总督马士英曾这样评价:“贼善给养也。贼营百人,只抽二人做精兵,安坐以听给养,子女玉帛,尽厌其求。”他认为,李自成的军队之所以能够连胜,是因为“以数十人养一兵”,而官兵却是“一兵为一兵”。
在行军作战时,李自成明确规定,士兵不得携带任何可能影响战斗的辎重。所有的财物,如银子等,都要交给童子兵保管。每个童子兵可以携带五十两银子,并在行军时骑乘骡子或驴子。而战马则是留给那些要上前线的士兵骑乘。此外,童子兵还要负责侦查和巡逻的任务。当李自成攻下一座城池后,为了维护当地的社会秩序并防止敌人的反扑,童子兵会与老兵一起站岗放哨,进行侦查和巡逻。
每当李自成攻占一座城池,他都会将那些顽固不化的官绅交给童子兵看管,同时也会将战利品交给他们保管。当李自成成功攻入北京后,城内的宦官都被交给了童子兵看管。很多宦官头目被追赃助饷,有的甚至遭到童子兵的鞭打。
随着战争的加剧,李自成开始挑选一些勇敢且有智谋的童子兵参与攻城。在北京之战中,他就曾使用了五千名童子兵作为先锋。其中,李自成的养子张鼑原本就是一名童子兵。由于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被李自成任命为中营的“正威武将军”。
“张先生所言极是,我们大顺军刚进北京城的时候,纪律还是森严的,纪律还是严明的。刚进北京城的前门的时候,有两个士兵抢夺绸缎店的绸缎,立即就被我们磔杀,并将其手足钉在前门左栅栏上。”。李岩说道。
磔刑乃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杀死。
顿了顿,李岩凝重地说道:“起初军纪严明,而后却
松弛了。当时的北京城的确被我们搞得杂乱无章,乌烟瘴气。似乎占据北京后,这里就成了欢乐的海洋、自由的世界,士兵和官员都肆意妄为、胡作非为,简直难以想象,这无疑是大顺军的一招败笔。痛定思痛,又能如何!”李岩紧握拳头,愤愤不平地回答道。
“正如李岩将军所说,大顺军初入北京城时纪律甚好,然而后续逐渐懈怠,纪律每况愈下。着实令人惋惜,着实令人愤慨。不仅如此,大顺军进城后,高级将领占据勋戚豪宅,中下级军官也占据各级官邸或富民巨室,甚至强占其妻妾。
张钢钢继续说道:“进城后的大顺军将士耽于享乐、沉湎酒色。他们不仅把宫中女子当作胜利品瓜分,平日里还叫莲子胡同里的优伶、娈童各数十,分佐酒,高踞几上,环而歌舞。喜则劳以大钱,怒即杀之。诸伶含泪而歌,或犯闯字,手斩其头,血流筵上。上之所好,下必效尤。士卒进居民宅,先“曰借锅,少焉,曰借床眠;顷之,曰借汝妻女姊妹作伴。藏匿者,押男子遍搜,不得不止。爱则搂置马上,不从则死,从而不当意者亦死;一人不堪众嬲者亦死。安福胡同一夜妇女死者三百七十余人。降官妻妾俱不能免”。大顺士卒在居民家中,“责男子饲马,妇女执黉、供酒浆,搜索银钱,发屋掘地不已。女年十二三、妇年五十皆不免。妇女,三五朋淫,去来无定”。而且当时异象丛生,我们的士兵,经过北京的大象房的时候,群象哀鸣,泪如雨下,这些都是上天给我们的警示,可惜我们却忽略不看。而这些惨象,这些乱七八糟的现象也早已被李岩将军和宋献策军师所知道,所以二位后来亲自上书李闯王劝其禁止杀戮劝其禁止,结束这些混乱的现象。”张钢钢继续说道,言下不胜惋惜和悲愤。
“因此,先生实乃我之知音。先生对大顺军在北京城之举洞察秋毫,了如指掌。了然于胸后,仍能克服恐惧,竟敢在我面前如实道来。先生真乃我之知音,还望先生赐教,当下应如何行事?”李岩言辞恳切。张钢钢适才之坦诚,令李岩颇为激动。
由此可见一斑,人才之所以为人才,不在于其衣着服饰如何,亦不论其衣上是否有污、脸上是否有瑕,只须其学富五车,并有勇气将所学公诸于世,且能广交天下英豪,假以时日,必能崭露头角。
每当李自成攻占一座城池,他都会将那些顽固不化的官绅交给童子兵看管,同时也会将战利品交给他们保管。当李自成成功攻入北京后,城内的宦官都被交给了童子兵看管。很多宦官头目被追赃助饷,有的甚至遭到童子兵的鞭打。
随着战争的加剧,李自成开始挑选一些勇敢且有智谋的童子兵参与攻城。在北京之战中,他就曾使用了五千名童子兵作为先锋。其中,李自成的养子张鼑原本就是一名童子兵。由于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被李自成任命为中营的“正威武将军”。
“张先生所言极是,我们大顺军刚进北京城的时候,纪律还是森严的,纪律还是严明的。刚进北京城的前门的时候,有两个士兵抢夺绸缎店的绸缎,立即就被我们磔杀,并将其手足钉在前门左栅栏上。”。李岩说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热趣阁】《青连浮沉录》《重生成阴鸷太子的心尖宠》《北齐怪谈》【新顶点小说网】《邪神竟是我自己》《穿越七零:杀手从良》《天命之上》《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