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一两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翠微居cuiweij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元狩六年四月,在以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为首的一众朝臣的再三建议下,武帝终是下诏,立皇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然而当朝野上下皆以为霍去病将入主朝堂,成为他们将要攀附的新一棵大树时,这位年轻的大司马竟然又隐遁起来,再不管朝事了。
大将军府内,当卫青看着民间流传的小霍诗作时,心中竟是酸涩难忍。
“四夷既护,诸夏康兮。国家安宁,乐未央兮。
载戢干戈,弓矢藏兮。麒麟来臻,凤凰翔兮。
与天相保,永无疆兮。亲亲百年,各延长兮。”
去病,舅舅以后……绝对不会再让你为难……
卫青还在兀自后悔,却听得院外似有喧哗。他放下竹简,走出大厅,待看清来者何人时,心下又是一阵伤惘。
李敢一身便装,手中握剑,正在一众家仆的阻拦下大喊着卫青的名字。
卫青挥了挥手,命家仆们退下。李敢来得好,他其实一直都在找机会,想劝慰劝慰这个昔日部下的儿子。
李老将军在漠北一战中,本该从东路出击,与他形成合围之势、一举歼灭伊稚邪,却再一次因在沙漠中迷路而贻误战机。可怜老将军一生戎马,最后竟是死于自裁!
民间的流言碎语卫青不是没耳闻,只是他们在战场上披荆斩棘、生死与共的半生情分,又何须解释给那些不相干的看客?
“大将军过得好生自在!可是我那老父亲却死不瞑目了!”李敢望着卫青,目眦尽裂,他握剑的手都在颤颤发抖。
父亲故去后,多少个日子以来,他都忧思难寐。他不明白,父亲那样一个沉稳持重、果敢坚毅的军人,怎么会仅仅因为一次失误就自裁了呢!他老人家与匈奴厮杀半生,纵是战绩不佳,也从未见他有过丝毫怯馁,匈奴未灭,他怎么舍得就挥剑自裁了呢!
“李敢,此事并非你想的那样……我……”
“卫青!我只问你:你是否撤了我父亲的主力前将军之职而把他调到东路只做策应?”
李敢见卫青不语,心中气火更胜:“你是否在战后我父亲自责追悔之时,还派人去质问他迷路的原因?”
卫青叹了口气,眼中也有悔意:“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哈哈!”李敢怒极反笑,眼中却是热泪滚滚:“卫青啊卫青!你果真……我父亲随你征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一生执念,就是能立功封侯,你却将他调到边路,毁了他的满腔豪情!他为人忠勇、刚毅不折,你却差遣那些蝇营狗苟之辈去侮他辱他!一将功成万骨枯,卫青!你这大司马大将军,是用我父亲的命换来的!今日,你便受死吧!”
李敢心中一狠,拔了剑便挥向卫青。卫青躲之不及,竟被剑尖划了胳膊。
一旁的家仆们见大将军受伤,眼中也现了狠厉,皆挥剑向李敢招呼过来。双拳难敌四掌,在众人的合围中,李敢渐渐体力不支,终于败下阵来,放弃了抵抗。
他被众人拿剑抵着脖颈,却毫无惧意,仍是对着卫青破口大骂。
卫青捂着伤臂,散退众人。他走近李敢,本欲将他搀扶起来,却被李敢猛地一挥,又触动了伤处。
卫青无奈:“老将军之死实非我愿,你现下情绪急躁,自是听不得解释。你且回去吧!待你恢复心智,若你还想杀我,我就在这大将军府中等你!”
……
李敢拖着剑,神情寥落地走在街道上。他的心中不是没有疑虑,可那些人的话仍在耳边,一句句敲打着他的心。
“卫青明显是嫉妒老将军在军中德高望重,怕他此番抢了自己的风头,这才把他调到边路去的!可怜老将军打了一辈子的匈奴,最后竟是被自己人算计了!”
“老将军迷了路,贻误了战机,他自身肯定已经自责非常,可那卫青,却在此时让人拿着酒肉去见他老人家,美其名曰是‘慰问’,可谁知道那到底是不是鄙视?卫青他先派人虚情假意去嘲讽一番,接着马上就传召老将军去帐下质问失利的原因,他阴险狭隘、步步逼人,你父亲分明是被他活活逼死的呀!”
“爹!孩儿不孝!孩儿不孝啊!”
暴雨顷至。路人都纷纷跑着避雨。李敢却跪在了当街、仰天而啸。
言犹在耳,他头疼欲裂,心中的恨意却愈来愈强……
月影台上,李夫人眉目含情,娇嗔地望着李延年:“哥哥怎么就如此肯定李敢定会去找那卫青?”
李延年笑得气定神闲:“我只不过找了几个漠北之战的随军兵士,让他们适当地去提点下李敢。依李敢那直正的性子,怕是只有去找卫青拼命这一条路了。卫大将军可是出了名的心怀宽广,断然不会跟李敢动真格,吃亏的绝对是他。我早已派人到大将军府外盯着,只等骠骑将军一到,这戏就更好看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