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居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惇做副将(第1/2页)

《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转载请注明来源:翠微居cuiweiju.cc

袁绍刚刚死去,袁尚母子先没有治丧,妒妇刘夫人先派人把袁绍的五个小妾抓过来,在袁绍遗体前统统杀死。

而且为了防止她们在阴曹地府再跟袁绍亲热,还下令把这五个女人的尸体毁容。

袁尚非但没有阻止母亲,反而助纣为虐,派人把这五个小妾的家人满门抄斩。

如此发泄了怒气,才开始给袁绍办理丧事。

与此同时,审配出示了伪造的袁绍遗书,声称让袁尚接替“大将军,冀州牧,兼督冀、青、幽、并四州诸军事”之职。

不得不说的是,袁绍这些职务都是大汉朝廷任命,并非可以世袭的爵位。

袁绍死后,需要朝廷重新任命。

而袁尚用袁绍遗书来受任,已经不符合法理。

只不过这半年冀州在审配的治理下,无论军队还是官吏,都已经换成了支持袁尚的人,也没人在乎这职位合不合理。

袁绍在河北对百姓倒是极好,听闻袁绍去世,邺城百姓们哭声一片,万人空巷,前去祭奠。

而袁绍长子袁谭,也计穷智短,不带一兵一卒,孤身从青州赶到邺城奔丧。

出殡那天,盛况空前,整个邺城以及周边的十几万百姓全体戴孝,送别这位他们认为能带给他们安康的雄主。

并希冀继任者能继续保护他们。

只可惜事与愿违,丧事刚刚办完,袁谭袁尚两兄弟倒先起了矛盾。

起因是袁谭对父亲的遗书起了怀疑,但是他孤身一人前来,想抵抗也没有实力。

既然弟弟已经是“大将军,冀州牧,兼督冀、青、幽、并四州诸军事”,他便自称车骑将军。

袁尚看出了兄长的不满,想要下手除之,奈何袁谭在邺城并非全无帮手,至少郭图辛评等一大派人是支持袁谭的。

于是袁尚便把袁谭派到黎阳驻守。

黎阳位于邺城以南的黄河岸边,是抵御曹氏进攻的前线,可是袁尚只拨付给袁谭能维持地方治安的兵力,还派心腹逢纪为监军,前去监视袁谭。

……

话说曹操率军从谯县回到许都之后,一直关注着邺城的局势。

直到袁绍身死的消息传来,曹操大喜过望,立即整备军马,挥师北上。

丁辰带领麾下精锐,也在其中。

经过仓亭血战,曹氏军马损失惨重,回到许都之后虽有补充,但此时所有军马加起来也不过两万而已。

大军渡过黄河,首当其冲的便是黎阳,随即曹军展开了攻城。

这是曹氏第一次对河北展开战略反击,此时距离袁绍去世不过一百天而已。

此时黎阳城内仅有袁谭的少量军马,好在有逢纪在此,马上给袁尚写信,让袁尚暂时摒弃兄弟嫌隙,共同抵御外敌。

袁尚听从了逢纪的劝说。

毕竟黎阳是邺城的门户,不容有失,所以袁尚亲率精锐军兵前来援助。

双方在黎阳城下艰苦鏖战了七个月,曹军终于攻克了黎阳,袁尚袁谭兄弟被迫退守邺城。

曹军也尾随而至。

只不过曹军攻打黎阳已经用了全力,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唐小说家玄天宗修行记事谍战风云录:大宋明末:边军不退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HP)Forgive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我在水浒做奸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乱世种田日常大宋小农民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金玉满唐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倒拔三国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谍海无名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我家娘子太体贴春枝缠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朕,乃万岁!朕,剩者为王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清末土司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明风流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