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道真仙》转载请注明来源:翠微居cuiweiju.cc
冬日,拂晓,天光微白。
鱼嘴山脚,焦湖旁,渔浦村的一座茅草屋里。
火塘里的柴火慢慢燃尽,只余下点点火星散发出最后一点热量,温暖着破棉被下尚在熟睡的孩子们。
已经发黄的棉被下躺着三个娃娃,可能是火塘里的柴火已经燃尽,又或者是薄薄的棉被不足以抵抗冬日的寒冷,最外面的二娃,已经醒了过来。
旁边被窝里的爹娘已经不见了身影,估计是已经趁着清晨下湖捕鱼收网去了。
二娃默默穿好已经打了补丁的旧棉袄,起身来到了火塘边,火塘上架着一个小瓦罐,里面熬着些糙米粥,微微发黄的米粥里夹杂着些小鱼小虾。
二娃往火塘里添了把干柴,趁热吃了碗粥。看了看还在睡梦中的弟弟妹妹,他把为数不多的干柴都添进了火塘里,屋子里顿时暖和了起来。
做完这些,二娃拿起家里的麻绳出了门,打算上山去捡些干柴回来,顺便碰碰运气看看之前自己布下来的绳套能不能套中点什么。
二娃名叫冯宁,今年十岁,一家六口人,除了爹娘还有已经进城里酒楼做后厨学徒的哥哥以及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小渔村靠山邻水而居,一家人主要的收入就是每日的鱼获,其实湖中的产出并不贫瘠。只是日常捕鱼卖鱼换回的银钱除了了购买日常的米油和盐外,每年还要花二两银子去城里衙门处买一份鱼引。
没有鱼引的话,就无法进城卖鱼。所以家里的日子并不宽裕,这还是大哥进城做酒楼后厨学徒包吃包住每月有一百文铜钱拿的前提下。
因为自幼就跟着父母去湖上打渔,去山里捡柴的缘故,整个人被晒的黑头黑脑的。爹娘希望他一辈子能够平平安安,所以花了两条大鲤鱼找到了村里唯一读过书的老赵叔给他取了冯宁这个名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